吊装大口径不锈钢无缝管为了防止变形,应重点关注:避免局部受力过大、减少外力冲击、保证支撑稳定,关键措施可从工具选择、操作规范、支撑防护三个维度入手。
一.选对吊装工具
用分散受力的工具,替代易造成局部压痕 / 凹陷的普通工具:
优先用软质吊装带:选尼龙、聚酯材质的宽幅吊带(带宽根据管径选,如管径 500mm 以上用带宽≥100mm 的吊带),直接兜住管材两端或重心位置 —— 软吊带能贴合管面,受力均匀,避免像钢丝绳那样 “勒出凹痕”。
钢丝绳需加保护套:若用钢丝绳(如重型管材),必须在钢丝绳与管材接触处套橡胶管、聚氨酯保护套或木质弧形垫,隔绝金属直接摩擦,同时分散局部压力。
多吊点平衡受力:管径大、长度长(如>6 米)的管材,严禁单点吊装(易中间下垂弯曲),需用两点或多点吊装:两点吊时,吊点间距控制在管长的 1/3~1/4 处(如 12 米管,吊点距两端 3~4 米),确保管材水平起吊,避免倾斜受力。
二.规范吊装操作
操作过程中的平稳性是防变形的关键,需要规避猛拉、碰撞和倾斜:
起吊 / 落钩要缓慢:起吊时避免起重机突然加速,落钩时缓慢接触支撑面,防止惯性导致管材晃动、碰撞,或与地面 / 其他物体硬接触造成变形。
保持管材水平:吊装过程中通过调整吊机幅度,始终保持管材轴线水平,尤其长管倾斜会导致一端受力集中,引发弯曲变形。
避免管材间碰撞:多根管材吊装或存放时,用木质隔离垫、橡胶垫隔开(垫在管材两端或重心处),防止管材相互摩擦、挤压变形。
三.合理支撑与存放
吊装后的支撑和存放不当同样会导致管材缓慢变形,需注意2点:
落地支撑用 “地枕木”:管材吊至地面 / 平台后,不能直接接触地面(易受潮锈蚀 + 局部受压),需垫等高度的木质枕木(或橡胶支座) ,枕木间距根据管长设定(通常 3~5 米一个),确保管材无悬空段,避免中间下垂弯曲。
堆叠不超 “安全层数”:若需堆叠,层数根据壁厚控制(薄壁管≤2 层,厚壁管≤3 层),且每层都要垫隔离垫,垫木需上下对齐,防止上层管材压歪下层。
大口径不锈钢无缝管吊装防变形的核心逻辑是:用工具分散力、用操作控制力、用支撑平衡力,全程避免局部受力超过管材的抗变形能力。
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扫一扫